科技公司如何打造护城河?随着技术和机器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会减少对人的需求,很多工作会被机器人和智能软件取代。下面曼灵国际和大家详细的说说。
最近,中通一个快递网点用假人代替安检员的新闻登上热搜,有网民评论:“都害怕机器人抢占工作岗位,没想到假人也可以。”经历过疫情冲击,人们好像对机器人引来的岗位缺失问题更加关注。
假人代替安检员的热搜刚过,俄罗斯政府办公大厅一名女机器人“上岗”的新闻又刷屏,外形是根据人工智能结合俄罗斯女性特征做的,脸部有机械肌肉,可以像普通人一样做出表情,主要工作是签发证明。
虽然能像人一样做出表情,但看着她有些僵硬的眨眼,场面还是透漏出一些诡异的气氛。试想一下,未来进入俄罗斯政府大厅办事,柜台上坐着的全是半身僵硬微笑着的机器人,不免有些恐怖。
不过无论我们承认还是否定,机器人正在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。进入家庭的扫地机器人、陪伴机器人,大商场、银行、医院的咨询机器人,疫情期间无接触诊疗、配送机器人,切切实实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。有一种说法是,如果说90后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,那么下一代就是机器人时代的原住民。
宏观来分,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,服务机器人,特种机器人,而服务机器人因为与人们接触最多,所以更吸引民众关注,这部分市场规模增长速度也比较快。
据中国电子学会统计,2018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8.4亿美元,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会到40.1亿美元。根据IFR、中国电子学会、36氪研究院数据,2013年以来,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均增速达23.5%,预计2020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56.8亿美元。
机器人市场规模越来越大,伴随我国新基建的浪潮,服务型机器人的价值也慢慢体现出来。机器人可以作为技术落地的存在,5G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智能制造等都可以在机器人上得到应用,疫情期间,服务机器人通过无人接触、无人消毒等方式直接证明了它的价值。
资本市场对机器人市场的态度也开始回暖,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,在2-3月,机器人企业拿到融资15起,金额将近30亿美元,其中服务机器人企业融资额接近10亿元人民币。
info@mansinternational.com
250 Yonge St. Suite 2201
Toronto ON M5B 1R7 Canada
Yangpu District Siping Road
#1063 Zhongtian Tower 1808
Shanghai, China
Copyright @ Mans International 2020